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不懂“麟儿”要被人说没文化的,赶紧补课吧!

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不可能叫别人儿子犬子

生子用贺词

子种莲房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天降石麟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古人以男婴为麒麟儿。语本《南史.卷六二.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天赐石麟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古人以男婴为麒麟儿。语本《南史.卷六二.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玉笋呈祥 用于祝福人得子的贺辞。《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沖、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故后世以「玉笋」形容杰出人士并出。
玉燕投怀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相传唐代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后成孕,产下张说,后张说为一代名相。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梦玉鷰投怀》。
瓜瓞绵绵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语本《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比喻子孙繁盛、传世久远。
石麟呈彩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石麟,即石麒麟,相传南投陈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用以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见《南史.卷六二.徐陵传》。
石麟降世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石麟,即石麒麟,相传南投陈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用以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见《南史.卷六二.徐陵传》。
百子图开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百子图,意指多子多孙,繁衍绵茂的意思。
弄璋志喜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璋,玉器。弄璋,语本《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芝兰新茁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芝兰」,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
英声惊座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形容新生儿受众人注目。
荀龙薛凤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荀龙」,用的是东汉时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称「八龙」,详《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
啼试英声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喜叶弄璋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喜得宁馨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宁馨」,宁馨儿的简称,为六朝俗语。后以「宁馨」称赞他人孩子俊秀美好。
喜听英声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熊梦徵祥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熊梦,生男孩的预兆。语本《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綵褓凝祥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凤毛济美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凤毛,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文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文,作待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凤毛济美」,形容子有父风,能继承、发扬先人的事业。
德门生辉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庆叶弄璋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雏凤新声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雏凤,三国时蜀人庞统,才识过人,从父庞德公之为「凤雏」,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兰阶吐秀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
麟趾呈祥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语本《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原诗赞美文王子孙繁昌,后人遂用以誉子孙良善昌盛。
螽斯叶吉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诗经.周南.螽斯》诗序言:)「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故用以祝人子孙盛多的用词。

生女用贺词

小凤新声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弄瓦徵祥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瓦,古时纺织时所用的陶制纱绽。弄瓦,语本《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明珠入掌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彩凤新雏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祥徵虺梦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语本《诗经.小雅.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古人以梦见蛇、虺,认为是生女的徵兆。
喜比螽麟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螽斯,俗称纺织娘。
掌上明珠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形容其女如捧在手掌上的珍贵明珠,喻极受宠爱珍视。
庆叶弄瓦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缘凤新雏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辉增彩帨 用于祝贺人得女的贺辞。

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2010年欧洲最宜居国家排名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英国《每日邮报》综合消息,英国调查机构uSwitch日前公布了2010年欧洲各国生活质量指数排名。法国成为欧洲最适宜生活的国家,而英国因为物价高、政府补贴少等多种原因位居榜单倒数。
   英国调查机构uSwitch对欧洲10个主要国家进行了调查,评判的标准包括居民纯收入、物价、政府对教育卫生的投入、退休年龄、假期长短、工作时间、 寿命、日照天数等多项指标。结果显示,法国、西班牙因为物价更低、居民寿命更长,成为欧洲最适宜生活的国家。而英国因为物价过高、政府在教育卫生方面的投 入过少,排名倒数。
  具体排名如下:
  1、法国。法国是欧洲各国中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但居民的平均寿命却是欧洲最长的。法国工人每年享有36天带薪假,远远超过英国的28天。法国政府对居民医疗卫生的投入占到GDP的11%,这项指标也是欧洲第一。
  2、西班牙。西班牙工人平均每年享有43天带薪假,全欧洲最长。西班牙的酒类价格全欧洲最低,西班牙全年的阳光照射天数也是欧洲第一。
  3、丹麦。
  4、波兰。
  5、德国。
  6、荷兰。
  7、瑞典。
  8、意大利。
  9、英国。英国物价欧洲第一高,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占GD P的比例全欧洲最少,工人工作时间最长并且最休最晚,居民平均寿命比法国少2年。
  10、爱尔兰。

2010旅游目的国排名



在西班牙公布去年旅游业经历连续3年下滑以来首次出现增长之后,世界旅游组织也发表最新数据指出,2010年国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了9.3 5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6.7%。但是对于西班牙来说却还有一个坏消息,即中国已经超过了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入境旅游者达到了 5600万人次。

2010年西班牙接待入境旅游者达到5300万人次,法国和美国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就旅游收入而言,西班牙仍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了全球旅游业在两年经济危机之后首度呈现复苏的迹象。与2009年相比,2010年国际旅游出游人数增长了5800万人次,与2008年最高峰相比增长了2200万人次。   

新兴国家的旅游业增长成为主角。最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增长了5%,而新兴国家则达到8%。世界旅游组织认为受去年4月冰岛火山灰及欧元区经济前景暗淡的影响,欧洲旅游业增长缓慢。


12月9日世界旅游组织OMT公布的报告预测,2010年,法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美国排名第二,而中国则取代西班牙,从2009年的第四位,晋级至第三位。

OMT总干事Taleb Rifai当天向新闻媒体公布的上述报告显示,2009年,法国接待国际旅游者总数为7420万,美国为5490万,西班牙为5220万,而中国为5090万。

Taleb Rifai称,尽管截至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接待的国际旅游者人数暂时仍居第四位,但2010年的最终统计数据预测,中国极有可能超过西班牙,晋级到第三位

按照惯例,OMT的正式统计结果及排名将于2011年1月公布。

Taleb Rifai总干事表示,自从中国在几年前决定把旅游业发展成经济支柱产业以来,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明显进展,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从2000年的区区 800万,迅速跃升至2009年的5000余万。他表示,全球旅游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而且包括整个亚洲,特别是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他认为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国,与此同时,中国的旅游者也将大量涌向全球其他地区。

上述报告还显示,2009年,中国旅游者在国外的消费额首次超过法国游客,成为仅次于德国、美国和英国的第四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报告同时指出,在经历了2009年这个全球旅游业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之后,2010年,全球旅游业将同比增长5-6%,旅游者总数将增长到9.2亿至9.3亿,同时,预计2011年的全球旅游业同比增幅将达到4%。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德国、瑞士、西班牙欧洲三国导游员用工制度及导游员管理情况浅析

  北京市旅游局与北京市劳动局于2005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组成联合考察团,赴德国、瑞士、西班牙对导游员管理、导游员劳动报酬机制以及旅行社批零体系等情况进行考察,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导游员管理
对导游人员的管理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游资格的取得;二是导游人员的执业规范。从考察情况看,西班牙政府从社会管理者的层面对导游员的管理较多较细,不仅有较严格的导游资格认证体系,而且利用各种法规条款对导游员作出明确的执业规范,并通过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督。相比之下,德国和瑞士导游资格管理制度非常宽松,对导游的评价依据以雇主和游客的监督为主。旅行社对导游员的使用与管理。较大旅行社在储存着一些该旅行社所需导游员的信息时,比较注意导游员的职业经历,尤其注意对旅行社的企业文化的认同。
(一)关于导游资格的取得
1、西班牙马德里旅游局对导游员资格取得的管理
依据马德里旅游局的法规规定,导游员需经考试合格后,由旅游局颁发导游证。所发放的导游证是马德里地区的证件。工作范围仅限于在马德里地区的文物博物馆和景区以及陪同团队的工作。教师可以在博物馆或景区为学生讲解。
如何考取导游证,要具备三个条件:成年人、拥有大学学历、获得观光学学位。参加导游考试的大部分都是历史、美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但对其他学科没有特别的限制。所有参考人员在文化、政治、宪法等方面都要求具备一定水准。最重要的是必须精通一门外语(因为导游员要应对很多突发事件,需要与相关部门交涉)。
导游员考试每年一次。在马德里考下导游证的只能在马德里带团,没有全国通用证,但导游可以在任何地区考多个证。考取的导游证为终身证件。导游考试分几个阶段,有笔试和口试,大纲规定了考试范围,包括:旅游名词条例、语言(分笔试和口试,由国立语言学院教授主考)、文化(100多道题,抽考)、历史(马德里大学历史系主任主考)、评审团(由国立大学的教授组成,可以问很多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的问题,不仅要考西班牙整体知识,还要靠马德里地区的知识)。马德里目前有持证导游500人。每年有100多人参加考试,但通过的只有8–10人。考试费用为50欧元。
2、德国政府对导游员没有管理规定,德国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给导游发放证件。有的旅行社给自己的导游发资格证书。
(二)关于导游人员的执业规范
1、西班牙
马德里旅游局对导游员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协会控制导游。协会要把本协会的导游名单、导游工资上报旅游局备案,目的是为发生纠纷时进行调解。没有加入协会的导游员需要向旅游局提供个人信息备案。针对导游的服务质量,有相应的法规规定,如果客人投诉,有处罚的法则。如有触犯法律的行为,导游员要负刑事责任。检查员到景区听导游的讲解,如看到导游员不带证件的,可以让导游员出示证件,如查实不带证件,可罚导游3万到30万欧元。如使用没有资格的导游,旅行社将会受到3000至30000欧元的罚款。
旅行社会派自己的管理人员跟团考察导游的服务,另外旅行社自己请稽查公司对导游进行暗访。
2、德国
导游员的管理主要是靠聘用的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协议来约束,另外靠收集游客意见表来评判导游的水平。在德国,旅行社之间的信息渠道很畅通,行业内部很团结,一个导游在一家旅行社出现问题,所有的旅行社都不会再用。旅行社选用的导游员须要严格执行旅行社的旅游线路和参观的景点要求。导游员违反旅行社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私自改变旅行路线、景点的,未造成对游客的损害赔偿时,旅行社的处理”人情味”较浓。通常用不再给其带团的机会,而不是对其进行纪律处分或罚款等方式处理。
3、瑞士
   建立各地导游的通讯录,通过与相关旅行社联系,通过领队了解导游的情况,注明其是否有经验,是否能胜任;从客人的反馈意见了解导游的服务水平;要求导游熟悉行程,提前从对行程细节讨论中了解导游的专业知识水平;根据不同客人的要求,对导游制定相关规定;通过固定工资系统激励导游工作积极性。
行程中,旅行社会安排专业人员(客户服务部)拜访客人,直接了解导游的服务质量;行程结束后,通过各方反馈意见了解导游的从业行为;如果导游不遵守旅行社的规定,或不予以配合,旅行社将终止与之合作。
二、
导游人员的报酬
在德国、瑞士和西班牙,导游员不属于旅行社职工,不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而属于自由职业者范畴为常态。导游员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为非常态。各旅行社通常储存着一些该旅行社所需导游员的信息,当旅行社业务需要时通知导游员,告知其工作内容或报酬等事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形成口头或书面协议。
导游员的收入。导游员的收入大体分为两部份,旅行社支付的报酬和小费收入。导游员的报酬通常与旅行社协商确定,以日作标准计算。国外的导游员没有国内旅游景点、商店等单位给予导游员的回扣,但可以接受游客、商店给予的“小费”。这部分收入处于隐性状态。
(一)马德里
旅游局规定导游员的工资标准是80–100欧元/天。与旅行社之间只是聘用关系,不签劳动合同,只是单团结算。以收发票税金结算的方式,但是对个别常年接团的导游(35个团以上)也签一年以上的协议,需上社会保险,但不是劳动合同关系。旅行社给导游的工资是税后工资,旅行社必须用有证件的导游接团,否则政府处罚旅行社3–30万欧元的罚金。如导游发生质量投诉,要扣导游的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为500欧元,是由劳工部分定的,导游不垫付团款,由旅行社与企业支付。
(二)德国
旅行社聘用导游员主要依据劳工法的规定,以日工资的形式支付导游员劳动报酬。一般为100–140欧元/天,新导游为80–90欧元/天,不含保险费),不靠回扣和其它的收入。
旅行社向导游员支付的报酬不与导游员的工作经历、年龄相关。当导游员认为报酬过低时,通常以委婉的方式拒绝接团。
(三)瑞士
目前瑞士有个工作协会组织审查一些旅行社的产品、接待能力等。任用导游可直接由销售点定,工资最低定3000瑞士法郎(旅游界的标准,最后由劳工局核定)。
瑞士可尼旅行社根据各团预算;根据导游自身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工资按天支付,没有超时补助;交通补助(导游从居住地前往接团或送团后返回居住地);根据团到达或结束的时间,提供酒店和餐费;由可尼支付小费或在团队行程结束时由客人直接支付;团队行程结束后30天内通过银行支付导游工资:80–100欧元/天,不付现金。
(四)导游员与旅行社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因分析
三国的导游员未与旅行社建立劳动关系,且没有对旅游市场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一是导游员的社会保险不与劳动关系发生必然联系。如瑞士宪法规定,所有20岁以上的居民和年满18岁的在职者都必须向国家缴纳养老保险金。无工作的家庭妇女由其有工作的丈夫为她缴纳最低的养老保险金。无职业者和无财产者每年也必须缴纳390瑞郎。为支付这种义务保险费,他们(包括导游员)可动用财产、失业金甚至社会救济金。二是社会保险费用是通过税收的途径缴纳,且旅行社通过银行向导游员支付其报酬,只要有支付报酬的情况发生,即可实现费用的缴纳,减少甚至杜绝了少缴和不缴情况的发生。导游员不与旅行社建立劳动关系,也能较好地解决养老、疾病等社会保险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
2、导游员自身的原因。一是素质较高,法律意识较强,自觉遵守社会保险和导游员的法律规范。如法律法规规定了,没有讲解员资格的人员不能带团进入景点讲解,导游员就能够自觉遵守。二是公民的诚信水平较高,即使没签订书面的合同,只要口头达成一致,导游员和旅行社均会严格履行。三是公民的社会保险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自觉遵守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解决导游员自身的保障问题,四是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养成了较好的职业道德。国外旅游业较中国发达,导游员平均年龄较大,有着丰富的导游工作经验,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其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份。
3、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个在行业内有着良好口碑的导游员,会不断接到旅行社带团的要约,尤其是名气较大旅行社带团工作的要约,导游员有为名气较大旅行社带团工作的经历,会增加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本,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导游员对此非常珍惜,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努力工作的内在动机。
三、批零体系
(一)
西班牙
政府对旅行社管理的有关法规:马德里自治区政府下发行政令,每个地区基本条款是一样的,但也有自己特殊的条款。旅行社分综合、大、小三类。综合、大、小旅行社所交的保证金数额不等,分别为7000、3000和1000西币。成立旅行社要先到税务局登记,拿到税务局的证明后再到旅游局登记。旅行社将保证金交到银行,由银行出证明或由银行担保。发生纠纷先调和,调和不成的再到法院,法院判定后给旅游局发通知,旅游局通知银行,应行划拨到指定的法院帐户,旅行社必须在15天之内补齐。保证金只有法院能动用,旅行社在拿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内将帐户内的保证金补齐。除此之外,马德里地区还有观光法,每个行业发生违反法规的都可处罚。
西班牙休闲时光旅行社从1979年起开展中国业务。目前有18个直接面对零售商的分销商。西班牙总共有8000家零售商,其中约5500家与休闲时光旅行社有往来。客源以中上层为主。在中国的合作商是国旅总社。在当地开分支机构,工资由总部发,但用人由分支机构自行选择。每年都召集分支机构开会,让他们按照总部的计划来做。每年从5500个零售商中选出300个业绩最好的奖励旅游。18个分销商可选出15个左右三次奖励旅游。
(二)德国
德途旅行社从1980年开发中国产品,是开发中国产品的专业公司。运作方式:重点扶持分销商推销德途的产品,分销商得到佣金。所有的分销商将9%–10%的营业额给促销商,如卖得好,还可以再谈提高多少。德国有15000家分销商,德途自己的分销商有1200多家。有11000家卖德国的产品。德途又属Lewe商品集团,因此很多大的超市都有德途的产品。德途在德国的总部主要做散客和长途旅行。总部有三个公司,三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可以互相竞争。这在世界上是个发展趋势,一个大公司可以有多种经营。三个公司卖中国的产品靠什么竞争,靠先期有一个赢利点。德国的卖点不再是价格而是产品的品质,对象是中产阶级。为了让顾客对当地的分销商产生信任,产品册必须写明产品的细节,按德国的法律,如不写明就会被游客要求索赔。当地地陪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是产品的执行者。
(三)瑞士
可尼自己有分销点,均为自己投资。高档产品的销售点有70个,经济档的销售点有30–40个。在法国、英国也有自己的销售点。可尼的品牌产品有8、9个,产品设计上避免雷同,分豪华、中档、经济三等。一样的产品,游客会选择品牌,不会追求低价格。所有分销点的员工均由自己派出并签定合同,并负责发工资。
四、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导游员管理制度的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条件比较完善,通过考察,感觉到其导游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点有:一是获取导游执业资格的门槛较高,导游员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二是实行自由职业制度,以供过于求的市场关系和自然流动来保证导游质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保证导游员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导游的总收入一般处于社会的中上等,导游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做好工作;四是有较严格的法规和行政管理措施,以约束导游的违法行为。总体来说,是靠社会环境和各项制度,使导游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由竞争的内在的质量机制,使导游市场成为一个宏观调控下的有序市场。
北京地区现行的导游管理体制主要依据是199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2000年10月实行的《导游人员IC卡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导游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是导游管理的主体缺位。旅行社是导游的使用者,但由于种种原因,旅行社拥有的导游只占总量的45%,大部分导游在“两个单位”登记注册。因此,明确导游归属,建立合法、规范的导游用工制度,从而确定导游管理的主体,是解决导游问题的出路所在。
我说:
最后一段的意思是:只有给导游找一个“主人”才能解决导游问题吗?进一步推论我的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是不是:旅行社是导游的使用者,现在要努力使旅行社同时成为导游的所有者?而现实情况是旅行社拥有的导游真的能占总量的45%那么多吗?旅行社真的愿意拥有导游吗?导游不能属于自己吗?如果不能,原因是不是:1,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2,导游员自身有原因 3,社会氛围不够良好。
所以就要求旅行社拥有导游吗?但旅行社不想要,导游不想跟,而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说明不需要这样,我们的管理者为什么还在努力达到“明确导游归属”呢?我倒觉得“导游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是”对法治的不够尊重,纸上说的都很堂皇,实际行为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简要介绍一些关于葡萄酒生产的过程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Frankie )

    葡萄酒生产应该说从葡萄的种植开始,技术上讲,葡萄可以是葡萄酒的唯一原料,葡萄酒可以不通过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直接从葡萄发酵得来。当然现在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葡萄酒的质量稳定,还是要添加一定的辅料的。但是葡萄酒的这一特性,让他成为目前仅存不多的天然食品之一,也是仅存不多的,能够反映自然属性(产地的土壤,气候等特色)的食品之一。

葡萄酒的工艺最根本上讲就是把葡萄中的糖分经过发酵转化成酒精。当然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的工艺略有不同,红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皮、籽甚至一部分梗跟随葡萄汁一起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皮中的色素及芳香成分进入汁液中,因而获得鲜红的颜色。红葡萄酒因为要萃取出皮中的色素,所以一定使用红色葡萄品种酿造。白葡萄酒是单独发酵葡萄汁,虽然多数情况下使用白色酿酒品种酿造,但是,某些时候,也可以用红色品种,不带皮发酵而成。香槟地区就用红色葡萄品种Pinot Noir和Pinot Meunier酿造出白色的香槟酒。

   红葡萄基本上通过如下的工艺流程生产。葡萄采收之后,先进行分选,挑除成熟度不够、腐烂霉变的果实,这项工作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红葡萄酒很难实现,但是对于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则是非常必需的。分拣完的葡萄进入除梗破碎机,去掉果梗并把葡萄皮挤破,然后就可以进入发酵罐进行发酵了。当然有的酿酒师会在发酵前,将破碎的葡萄精置几天而不启动发酵,目的是尽量浸提出颜色和芳香物质而避免浸提出过多单宁。发酵启动后要维持一定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30度。发酵过程中果皮和籽会慢慢浮到汁液的上面形成“酒帽”,在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作用下甚至可能与汁液分离,这样的坏处是葡萄汁液不能与皮籽充分接触,就无法充分浸提出颜色和芳香物质;另外,没有酒液的浸润,酒帽会很快变干,也会有变质的危险,为此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让酒帽与汁液保持接触。最传统的方法是喷淋-将葡萄酒汁液从发酵罐中抽出然后从酒帽上面喷淋下去,或者是踩皮-从上面用外力将酒帽踩到汁液中去。在发酵完成后,就可以把发酵好的葡萄酒进行分离,放出来的部分叫做自流汁或自流酒,酒帽会如同一个巨大的海绵也吸附着一部分酒,要通过榨汁机将它们压榨出来,这部分叫做压榨汁或压榨酒。压榨酒含有较高的单宁和芳香物质,虽然有可能很浓郁但是比较粗糙。红葡萄酒的酒精发酵完毕后,一般还要进行苹果乳酸菌发酵,这个发酵的目的是将酒中的苹果酸在乳酸菌作用下变成乳酸,让酸味更加柔和,之后就可以进行陈酿培养。陈酿培养阶段最常被人提到的可能就是橡木桶陈酿。经过陈酿的葡萄酒再经过澄清过滤等工序就可以装瓶出售了。

   白葡萄基本上通过如下的工艺流程生产。葡萄采收之后,先进行分选,挑除腐烂的果实,然后除去果梗,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汁液可以直接进行发酵了,为了让葡萄酒具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在发酵前可能还有一些辅助的工艺,比如将葡萄汁冷却进行为期一天左右的沉淀,可以让葡萄汁得到初步澄清,让酿出的酒具有更加纯净的口味,或者在发酵前,让白葡萄汁与皮低温接触,以便获得葡萄皮内的芳香物质,这种做法叫做“冷萃取”目前在生产具有芳香清爽风格的白葡萄酒中使用比较普遍。酿造白葡萄酒的发酵温度不能过高,一般维持在20度以下,以保存白葡萄酒所必需的果香。发酵完成后,对于那些以清新见长的白酒,即可进行澄清过滤并准备装瓶出售。如果是一些较成熟风格的白酒,有可能要进行苹果乳酸菌发酵,橡木桶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与一些红酒的工艺过程相近。

2011年现任梵蒂冈天主教教皇信息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约翰·保罗二世1920年5月生于波兰,是457年来第一位非意大利籍教皇。1978年10月在梵蒂冈教皇选举中当选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病重期间,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曾致函问候.
      来自德国的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19日被选为教皇,2005年4月24日正式登基,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 拉青格1927年4月16日出生,1977年任枢机主教,1981年任罗马教廷的信理部部长。
      所谓十六世,指的是Benedikt XVI,不是第十六任教皇,而是第十六任以Benedikt为称号的教皇,天主教教皇有几个常用的称号。据现任本笃十六世自称,他以Benedikt为号是为了纪念他的先驱,教团建立者 Benedikt von Nursia,但也是为了纪念 Benedikt XV. (1914–1922)。相应的也就可以理解保罗二世称号了。
 
约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教皇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 ),1927年4月16日-)出生于巴伐利亚. 是现任天主教教皇,本名若瑟·拉青格(又译约瑟夫·阿来士·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拉丁文:Iosephus 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被选为教皇,2005年4月24日正式登基。之前为德国籍枢机主教,也是有资格的枢机主教当中两位并非由约翰·保罗二世册封的枢机(他是由保罗六世册封)。他是第八位德国籍教皇,能讲十种语言。原为教廷信理部部长、宗座圣经委员会主席、国际神学委员会主席及枢机团团长
 
Joseph Alois Ratzinger,拉辛格于1927年4月16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Bavaria)马克特尔(Marktl am Inn)的务农世家,但父亲于警界服务。
他的青年岁月,大半在特龙斯坦(Traunstein)度过。二次大战的尾声,曾被召入伍,辅助空防部队。
自1946至1951年间,他先后在慕尼黑(Munchen)及福莱辛格(Freising)两所大学攻读神、哲学。并于1951年6月29日晋铎,且开始教授神学。1953年,他以「圣奥思定教会论的天主子民及家庭」论文,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四年后,再以「圣文德的历史神学」论文,荣获正式大学教授的资格。
自此,他开始在不同的大学,包括福莱辛格、波恩(Bonn 1959-1969)、明斯特(Munster 1963-1966)、图宾根(Tubingen 1966-1969),教授信理神学及基本神学。自1969年起,他在里根斯堡(Regensburg)大学教授信理神学和信理历史,并出任该大学的副校长。1962年,他以科隆(Cologne)总主教福林格斯枢机(Cardinal Joseph Frings)的神学顾问身份,出席梵二大公会议而名噪一时,当时他只有35岁。
1977年3月24日,他获教皇保罗六世任命为慕尼黑及福莱辛格总主教,并于同年5月28日晋牧,成为过去八十年来,首位当地教区神父出任巴伐利亚这庞大教区的主教。
1977年6月27日,保罗六世在枢机会议中宣布他为枢机。约翰·保罗二世更先后授予他罗马城郊维莱特里及塞尼教区衔(Velletri-Segni: 1993年4月5日)及奥斯底亚教区衔(Ostia: 2002年11月30日)。
1980年,他在第五届世界主教会议中,曾担任议题组长(relator)。
1981年11月25日,他获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任命为信理部部长,兼任宗座圣经委员会和国际神学委员会的主席。
1983年,他被指派为第六届世界主教会议的委任主席。
1998年11月6日,他获选为枢机团副团长。
2002年11月30日,教皇批准他出任枢机团团长。
1986-1992的六年间,他以天主教教理筹备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领导委员会撰写完成新版天主教教理,并把努力成果呈献给教皇。
1999年11月10日,他获罗马圣母蒙召升天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名衔。2000年11月13日,他成了宗座科学院院士。
他也是教廷各部门及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教廷国务院(外交事务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圣事部、主教部、传信部、天主教教育部、基督徒合一委员会、拉丁美洲「天主之教会」委员会等。

2007年8月25日星期六

【旅游-西班牙】西班牙—挡不住的风情万种


开篇语:欢迎收听603时尚旅游。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是来自大地行传媒的王海鹰。今天我们的旅行目的地是西班牙。

做这期节目之前,我们试图用一个词来形容西班牙这个国家。最后大家都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风情万种"。而且是"挡不住的风情万种"。一提起西班牙这个国家,我好像就听到那节奏明快、风格独特的弗拉门科舞曲在我的耳畔响起,又仿佛看到潇洒的斗牛士,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那飞舞的红裙子;闻到了那浓郁的海鲜饭的味道。。。在许多人眼中,西班牙是欧洲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在国人眼中,她艳丽豪华,富有异国情调。

这个风情万种的国家有着灿烂的阳光,振奋人心的勃勃生机无所不在。而另一方面,西班牙人的闲情逸致是出了名的。西班牙人常说,事情可以推到明天做,工作要适应生活需求。西班牙人均占有餐馆酒吧的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这不是偶然的。了解这个国家的人都会告诉你,当地人充分享受生活的勃勃兴致,才是它最大的旅游卖点。


马德里
西班牙的首都,西班牙第一大城市。也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字的来历:

首都马德里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妈妈快跑",传说在古代,马德里只是一个位于原始森林中的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有一天,一个孩子在家门口玩,一头黑熊向他扑来,他急中生智地爬到了树上,然后他又拼命冲着不远处的母亲大喊:"妈妈,快跑!"后来,为了纪念这个勇敢的孩子,大家就用这句话来命名城市。

景点:

1、"西班牙广场"(这个不是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虽然名字很大,但广场其实非常小,它的正中央起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学大师、《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和雕像。纪念碑的下面是堂•吉诃德骑着马和仆人桑丘的青铜塑像。(唐•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仆人桑丘骑着毛驴紧跟其后)。


2、"欧洲门"
马德里欧洲门,位于马德里城北的卡斯蒂利亚广场,由两座外形一致、相对倾斜的塔楼组成。
两座塔型写字楼各27层,高115米,倾斜角度约为15度(超过了意大利比萨斜塔的12度倾角),每层面积约为1170平方米。每楼有8部高速电梯,其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载客量为21人。两楼顶部均有直升机停机坪,承重量为4吨。大楼工程由美国约翰·布杰建筑研究院设计,结构设计由美国罗勃森工程协会完成,由西班牙本国的建筑企业负责施工。1990年8月动工,全部工程于96年5 月完工。
关于"欧洲门"名字的来历,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西班牙人心目中,传统意义上欧洲的中心在马德里以北的法国巴黎,此建筑位于马德里市区北部,通往巴黎的公路贯穿此"门",所以被称为"欧洲门"。

马德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是一座崇尚艺术的城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遍布市内各处。

3、普拉多博物馆
馆内收藏委拉斯开兹,提香,戈雅等大师的名作。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博物馆设有免费参观时间。


4、索菲亚博物馆
馆藏有被认为是西班牙国宝的毕加索的巨幅油画《格尔尼卡》。当时毕加索在巴黎,听说德国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当即画了这幅将近8米长,3米多高的巨作,占满了他的画室。这幅画表现了战争的恐怖,完成后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当时德国大使在看到这幅画时,不屑的问:这就是你的大作吗?毕加索冷冷地说:"不,是你们。"
馆内还有达利,米罗等名家的作品。每周也有免费参观时间。

购物:
皮鞋标出真皮部位。马德里的皮革制品性价比非常高,因为西班牙的皮革工艺历史悠久,设计、做工也十分出色,在欧洲很有名。百多欧元可以买到很好的品牌。


看斗牛:在西班牙避不开这个话题.

有人把斗牛称为:死亡之舞。关于西班牙斗牛的渊源, 一说为两千多年前,人们以野牛为猎获的对象,而后拿它做游戏,进而将它投入战争。另一说为向神灵祭祀而杀牛, 以求保佑. 1743年马德里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娱乐性的活动。 有人把它叫做西班牙的国粹。尽管动物保护者们有异议,还有不少人把斗牛视为人和公牛的厮杀而很是不屑,但是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还是保留到现在,并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斗牛季节是
3月至10月,听说7月是最好的季节.

西班牙有400多个斗牛场,马德里的凡塔斯(ventas)斗牛场是最具规模的,仿古罗马式的圆形建筑,十分壮观,可以容纳三四万人。而且据说门票非常便宜,只要5欧元。


巴塞罗那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一生必去的五十个城市排第一名

我有个朋友很爱西班牙这个国家,他说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是一座城市,我愿意是巴塞罗那。"。。。。(让嘉宾)我想你能不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眼中的巴塞罗那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也是工商业、文化艺术非常发达的城市,有地中海曼哈顿之称。西班牙现代艺术巨匠如毕加索、米罗、达利等人都诞生于此,是伊比利半岛最富欧洲气质的大都会,又被称为「伊比利半岛的明珠」

景点:
1、 La Rambla大街
相当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到处是行为艺术表演艺人

2、 毕加索故居,米罗故居
米罗的画中透露出的稚气跟婴儿无异。他的画中表现出只有儿童向大人炫耀新玩具才有的神气。他长得象农民,身材矮小,米罗不是那种天才必放荡的人,而是非常老实本份。有个记者问他:你的画是抽象派的还是象征主义的,是超现实的,还是野兽派,色彩主义还是神秘主义的?米罗有点吃惊,想了想,认真地说:"依我看,它们是米罗派的。"米罗心地纯真,有人骗他说埃菲尔铁塔象比萨斜塔一样倾斜了,他马上关上家门要赶去看。有人问他怎么形成这种显露儿童心理的画风的,米罗说他18岁时得了一场重病,只好退学,随后就拥有了这种神奇的想像力。

3、 圣家族教堂
---巴赛罗纳另一个不容错过的看点是高迪设计的许多别具一格的建筑。最著名的一处莫过于神圣家族教堂了,很多人也简称它为"圣家堂"。圣家堂可以说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象征。往往是西班牙众多景点中给游客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

---设计师高迪:高迪是西班牙著名的天才建筑家,被称为巴塞罗拉的儿子。他以七十岁的高龄, 在修建著名的圣家族大教堂时, 被电车撞伤不治,于1926年去世,给巴塞罗拉人, 以至全西班牙的人留下无尽的遗憾。他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建筑师,把它的灵柩就安放在圣家堂内。

---高迪的设计风格:他设计的建筑大多异想天开而又极具趣味,有一种人性复苏并亲近自然的韵味,非常独特。它和一般的教堂建筑样式大相径庭,哥特式的穹顶边缘是弧线的,十字架上的耶酥和圣徒们好象卡通人物,外墙的颜色也五彩斑斓。最有趣的是高迪把数座钟楼的尖顶切开,在里面放上鲜艳的水果雕塑。

---未完工的圣家堂:圣家堂从1882年就开始修建, 至今已有120多年了,还没有完工(有人说还要20年,也有人说还要三百年才能完工)。圣家堂没有修完的原因有很多,资金短缺是一个原因;设计师高迪的逝世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教堂的建设进度;在这之后,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教堂的设计图纸全部毁于战火。1952年,教堂重新启动建设。

---圣家堂还要修多少年,谁也说不准,圣家堂的修建也许象《红楼梦》一样,后人无法完成续篇。现在,游客去参观圣家堂,在教堂内部和四周随处可以见到吊车,脚手架等。尽管如此,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人们除了观赏高迪的杰作,也可以看一看这座奇特的教堂的建设过程。


当初高迪设计这座教堂时可谓雄心勃勃,要建造12座尖塔,以象征耶稣的12个门徒,但是到现在为止只完成了5座尖塔,五个已建好的塔楼看起来就像五根手指,所以当地华人又称之为五指教堂。塔楼的楼梯很特别,中间是空的,仅一个人宽的楼均沿着塔壁旋转上升,据说很惊险刺激,尤其上到95米高的顶点时,觉得自己都有些脚软了(有害怕的成分在里面,当然也许更多的是因为累得脚软了)。但是在塔顶可以领略巴塞罗那全程的风光。

4、 1992年奥运会主会场:第25届奥运会主场馆:巴塞罗那蒙锥克体育场射箭点燃火炬

结束语:

感谢嘉宾。。。。在过去的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我的世界里只有地中海的阳光,温暖的海风,热辣的西班牙风情,古典却时尚的街道,还有四处洋溢着热情颜色和怪异的艺术。希望收音机前的您也有何我一样的感受。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多种面貌的国家,真是想不解风情都难。

【旅游-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

   普拉多博物馆始建于1785年,20多年后法国拿破仑的入侵使尚未竣工的这座建筑严重损毁。1814年,费迪南七世下令重建普拉多宫,并于1819年作 为"皇家普拉多博物馆"开放。历代王室不断增添藏品,加上部分私人捐赠,终成今日规模。而它真正对公众开放是在1868年,那一年发生了革命,博物馆收归 国有。

  西班牙政府从19世纪末就制订法律,征收地方、 修道院等收藏的重要绘画等珍品。数量庞大的经典藏品多是来自王室及各地的修道院。在西班牙皇家的收藏史上,曾经当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五世是一位意大 利美术的爱好者。他请提香为自己画像并购买提香和威尼斯画派其他画家的大量作品。而查理的孙子腓力四世算得上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是这位君王奠定 了日后西班牙皇室艺术藏品的基础。他趁英国发生革命之机,购买英国王室流失的精品,聘请委拉斯开兹充当宫廷画家,委派重要画家去意大利寻购名画,还与闻名 遐迩的大师鲁本斯交往密切;甚至最早提出在马德里建立画廊的计划。

   西班牙皇室的收藏差不多都是通过委托制作、购买、礼品或遗产等正当方式流入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非常喜欢根特大教堂里由佛兰德斯画家凡·艾克兄弟在15世 纪画的那幅著名的祭坛画。尽管当时佛兰德斯完全处于西班牙统治之下,但国王并未下令将此画从根特教堂搬来西班牙,而是委托一位画家照原样复制下来,然后装 饰在自己的礼拜堂。西班牙王室的这些做法让普拉多博物馆的收藏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大博物馆。

   作为国家美术馆,普拉多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它对本民族画派作品的收藏。在多达3万件的馆藏作品中,西班牙画派的作品占1/3。西班牙绘画在15世纪后半叶 接触了佛兰德斯绘画,在17世纪受威尼斯画派和卡拉瓦乔写实主义影响之后进入了全盛期。从里贝拉、苏巴朗、穆立罗这些画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发展脉 络。而普拉多博物馆对西班牙画派3位天才――埃尔·格列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作品的收藏,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堪称世界第一。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绘画大师是一位希腊人――埃尔·格列柯,他以自己的艺术天才和宗教的神秘性改变了西班牙绘画的中世纪传统形式,直到今天这种 神秘性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烈的震撼力。17世纪的西班牙绘画大师是委拉斯开兹,普拉多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达50件之多。后来的美术史家认为,委拉斯开 兹成熟期的作品实现了古典油画向近代油画的转化,并在19世纪印象派画家那里赢得了"画家中的画家"的美誉。生活在18世纪的戈雅一生留下2000多幅绘 画,仅肖像画就有500张之多。他担任过西班牙首席宫廷画家,却有着自由主义批判精神和民生思想。在此次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几十幅画里,他的那幅《阳伞》或 许最能吸引观众目光。

  普拉多博物馆还大量藏有文艺复兴 以来众多欧洲著名画家的大作,意大利的安基里科、波提切利、拉斐尔和提香,荷兰的伦勃朗,德国的丢勒、荷尔拜因和门格斯,法国的普桑、洛兰和德·拉·图 尔,都有优秀作品被收藏在这里。西班牙美术界人士自豪地说:"要充分了解提香、博斯、鲁本斯就须到西班牙来,要给伟大的西班牙绘画以正确的评价,只须留在 普拉多。"

  普拉多博物馆不仅以丰富独特的收藏奠定了自己在世界艺术博物馆中的地位,而且 为本民族世界级艺术家提供了尽显风采的殿堂。

自6月28日起,"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将与中国观众见 面。开幕 前夕,胡锦涛主席和正在中国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莅临中国美术馆参观,卡洛斯国王还将为展览揭幕剪彩。此次展览为中国"西班牙年"的重要活动 之一,汇集了普拉多国立博物馆52幅馆藏绘画珍品,内容涵盖人物肖像、宗教、历史、神话、寓言、静物和自然美景,其作者始自带有强烈文艺复兴鼎盛色彩的 16世纪威尼斯画派巅峰代表人物提香,止于18至19世纪西班牙绘画传统巅峰代表戈雅。


马德里年代大事简表、景点简介(自己整理的)

837年 阿拉伯人建立(王宫、San Francisco)

1561年 马德里成为首都

1910年 修建第一条地铁(SOL-CUATRO CAMINOS)

1936-39年 西班牙内战

1940-75年 佛朗哥独裁政府

1975年11月 胡安·卡洛斯一世即位,开始民主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体

 
马德里平均海拔650m, 属于大陆性气候,干燥,但春冬季多雨

王宫:
前身是阿拉伯人的城堡,19734年圣诞节的大火把前身焚毁。
1738-1764年重建,历时26年。
Calle Bailén 和Jardines Sabatini 是1933年之后修建的。
东方广场上的塑像是腓力佩四世
阿尔姆黛娜教堂是以这个圣女的名字命名,据称她曾经在这里显灵。
市政广场上的雕像是一名公爵。
马约尔广场上的塑像是腓力佩三世。这里曾经是主要活动的场所,以前还是处置异教徒的地方。
太阳门广场,依据古时候的城墙修起,中间的塑像是卡洛斯三世。广场上还有西班牙零起点标志。
Calle Alcala是马德里市内最长的街道,全场10KM。
大地女神雕塑和喷泉,建于1770年。她是农业神,也是万神之王宙斯的母亲。
周围还有中央邮政总局、西班牙银行以及陆军司令总部。
忠贞广场(Plaza de La Lealtad)建于1808年,为了纪念1808年5月2号马德里人民反抗拿破仑入侵,广场上有长明火在燃烧。
普拉多美术馆主要珍藏着戈雅、格雷格(1541-)和委拉斯开兹三人的画作。
Alcala门位于独立广场(1808-1813年西班牙反抗拿破仑统治)的中心,为了几年阿方索十三世返回马德里而修建。
Ventas斗牛场建于1929年,可以容纳2.3万名观众。
皇马球场可以容纳8万名观众,球场比外面的地面低5米。
Pza Castilla上面的塑像是格拉沃,他1936年7月被人暗杀,从而挑起了西班牙内战。
Puerta Europa 欧洲门,两楼各27层,高115米,倾斜角度约为15度,每层面积约为1170平方米。
现在的Gran Via,建于1910-1950年。
Pza España 西班牙广场在上世纪40年代翻修。

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

【旅游-欧洲】申根协议

申根协议

(德语:Schengener Durchführungsübereinkommen),亦称申根公约或神根公约,最早于1985614日由五个欧洲国家(联邦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卢森堡的一个小城市申根(Schengen)签署。该公约于1995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

申根公约的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即在成员国相互之间取消边境管制,持有任意成员国有效身份证或签证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员国境内自由流动。根据该协定,旅游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国的旅游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国家。

 

公约签订以后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进来,截至2003年,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15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这些国家是今天的申根区。